前言:阿里項目團隊,在一千多個日夜里,與艱苦作伴,向遠方而行……
這段經歷,永遠不能讓人忘懷:跨越世界屋脊,迎戰高寒風雪,見證了太多感天動地的無悔壯舉;
這種情感,永遠不會在記憶中消落:在茫茫雪域赤誠奉獻,在生命禁區書寫輝煌;
這種精神,永遠不會褪去光芒:克服險惡自然環境,挑戰人類生存極限,用堅韌意志和滿腔忠誠呵護了阿里的溫暖夢,鑄塑了一座高原豐碑。
《阿里的故事》,奮斗者的故事。本期為您帶來的是阿里項目安全總監于振忠的先進事跡。
心系安全,繞地球3圈的安全總監
于振忠,阿里項目安全總監,項目組的同事們親切的稱呼他為老于。
3年的時間里,團隊中年齡最長的老于扛著最高的血壓,完成了最長時間的駐守,保障的項目的安全平穩推進。

鏖戰高原 初心領航
時間回到2017年7月,老于的兒子高考及第,全家人階段性的“小目標”順利達成;同年7月,阿里項目順利中標,老于第一時間奔赴高原,是阿里溫暖夢的第一批圓夢人。
第一天領導找談話,部署任務。第二天一早,老于便出現在了T3航站樓,坐上了從北京飛往拉薩的航班。
“剛接到任務的時候,沒有遲疑,也沒有顧慮,第一反應就是去那兒履行自己的職責,就是保質保量的完成組織交給的任務”,這是老于的原話兒,也是他奮戰高原的初心。

左二 于振忠
3年的時間里,老于駐守阿里600多天,最忙碌的2018年,只回了3次家,回家更像是出差。
3年的時間里,為確保項目安全平穩推進,六個項目部、每月兩次的安全檢查,每次8-10天,在路上成為了常態。
3年的時間里,在安全檢查的路上,他帶著檢查組“走”了10多萬公里,可以繞地球3圈。從砂石路到柏油路再到盤山公路,哪段顛簸,哪段有避險區域,哪段需要打起十二分的小心,老于門清。
千鈞重擔 恪盡職守
2018年6月到10月,阿里項目到了搶工階段,整個團隊按下了加速鍵,4個月的時間里,需要把管廊、給排水、供暖等主體工程全部完成,平時4個工作面,這時增加到了10個,人員多,作業面多、交叉作業多……緊繃的神經繃的更緊了,綜合研判后,老于按照“抓重點——抓4個高海拔的重點項目;全覆蓋——強化源頭管控、強化基礎管理、強化應急處置”的思路開展工作。
“做好安全檢查工作,不但要人到、眼到,更要心到……居安思危、思則有備,才能做到有備無患”。

如何將一時的檢查轉化為時時的安全,為此,在安全生產理念樹立方面,老于提出了“三起三落”工作要求,三起——提起來,提升現場安全管理人員的責任和意識;緊起來,盯緊問題、抓緊整改,解決一個、杜絕一類;強起來,強安全、控質量、保進度。三落——責任落下去,措施落下去、整改落下去。
在安全管理工作開展方面,老于提出了“考、巡、明、反”4字工作法。考核督導強技能、帶巡現場找隱患、熟知項目明風險、整改落實重反饋,一系列措施的落地,確保了項目的安全推進。
實干巧干 成竹在胸
走過千山萬水,仍需跋山涉水;道盡千言萬語,仍需苦口婆心,回首這一段經歷,老于感慨良多。
干項目的人,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,或多或少都伴隨著火急火燎的脾氣,前文提到了一“最”,那就是老于長期高位徘徊的血壓也是所有項目組成員中最高的,在醫生反復叮囑、同事經常提醒下,上了高原的老于,脾氣反而平緩了,苦口婆心的說教、耐心的勸導,也是老于的工作常態也是工作方法……

“事是人干出來的,安全工作要從做‘人’的工作入手”。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,嚴苛的自然環境對大家是一個挑戰,思想上出現波動是很正常的事情,在與安全隱患打交道的過程中,老于練就了“火眼金睛”,在與項目人員交流時,他也能見微知著,“50%的專注度,跟100%的專注度,干出來的效果肯定不一樣,禍患常積于忽微,打掉的50%折扣,在隱患面前會被再一次放大”。
安全檢查,是發現問題的起點,也是解決問題的終點。每次檢查中,他都要跟現場的安全員強調:“崗位責任制的核心是崗位責任心,對安全工作來講,尤為重要”。一年看一天,一天頂一年。檢查中沒發現問題,不代表沒有問題,小問題不解決,很可能就會演變為大問題,大的隱患,原因復雜,整改阻力大,但一旦放了,麻煩就會隨時落到你頭上。因此,阻力再大,也要頂住。
家在心里 人在路上
對阿里項目人來說,一邊是家庭,一邊是事業,做到平衡是不太可能的。
奮戰阿里的幾年里,兒子每學期獲得的獎學金,妻子在后方全心全力的照顧家里古稀之年的老人,是老于前進的動力和底氣。“同阿里團隊的其他成員相比,我的牽掛沒有那么多,處境還要好很多”,2018年,算上冬歇期,老于只回了3次家,“回家更像是出差”老于打趣道。
信念堅定 一心向黨
2019年11月6日,公司職能二黨支部召開黨員大會,研究討論老于入黨發展事宜,1個小時的思想匯報中,老于講的實在,大家聽的入神。這一天,老于成為一名預備黨員,這一天,老于已經等了6年。早在2012年7月1日,老于便遞交了入黨申請書,之后由于輾轉項目以及工作方面的其他原因,黨員發展的事情被耽擱了。
在支部黨員大會上,老于動情的說到,“這一天,我等了6年;這個過程,我能記一輩子”。組織上入黨一生一次,思想上入黨一生一世。缺氧不缺斗志,缺氧不缺精神,艱苦不怕吃苦,海拔高境界更高,是老于的思想匯報,更是他的行動寫照。
3年的時間,老于和項目組成員堅守著信念、踐行著使命,在“生命的禁區”里砥礪前行,在“屋脊的屋脊”上奮力攀登,譜寫了雪域高原上的動人故事和時代贊歌。